close

一、電影背景:此為日本導演兼編劇是枝裕和於2013年的作品,故事起源於1971年的沖繩換子事件。此部電影不僅得到第66屆坎城影展的評審團獎,還獲得第61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的觀眾獎,男主角與男配角亦獲得第35屆橫濱影展的肯定。

二、劇情概要:野野宮一家三口居住在東京,就在小孩慶多要入小學之際,接到出生醫院的通知,當年慶多和同天出生的小孩(琉晴)被調換了,野野宮家和齋木家面臨了要選擇親生孩子或是有養育情感的孩子。主角野野宮家的父親良多是個事業有成忙於工作的菁英上班族,不常陪伴慶多但教養方式仍以良多意見為主,慶多是個乖巧聽話且期盼著父愛的小孩。另一家人齋木,父親是鄉下地方的小型電器行老闆,母親則在食堂打工,除了琉晴外還有兩個弟妹,經濟較為弱勢,但時常陪伴孩子。

醫院建議雙方儘快換回,因此兩家人先從聚會開始,彼此熟悉之後,再讓小孩到對方家過夜,以便日後將小孩交換。 在這過程中,雙方與醫院的訴訟官司同時進行,卻發現小孩被交換並不是疏失、而是某位護士因忌妒野野宮家的母親而做的報復行為。

兩家人風格迥異,小孩換回各自的親生家庭後,不習慣被關在屋子沒有人一起玩的琉晴,趁著母親在房裡睡著,自行搭火車回到原來的家,而前去接琉晴的良多,竟都沒有問起慶多,也沒看他一眼就離開了。之後,良多因被公司調整職位,藉此有較多時間陪伴琉晴,意外發現先前慶多在相機中拍下許多良多的照片,讓他覺得他應該要選擇的是養育六年的慶多。

電影最後場景是慶多與良多走在兩條高低不同的平行道路上,一開始憤怒的慶多並不想理會爸爸良多,但最後兩條路在終點相會,良多也蹲下來擁抱慶多,告訴他任務結束了,而他終於明白看清這個一直渴望父愛的兒子。

三、觀後賞析:

.除了劇中的角色面臨親生子女或養育子女的艱難抉擇外,導演也藉由兩家人的日常生活,呈現出不同的教養方式和價值觀對小孩人格特質的影響。看完此劇,對於血緣與情緣、生活態度的嚴謹或自在、處事的理性或感性、家境的富有或貧窮,提供了觀眾反思的空間。

 

1061117 電影賞析_171124_0007.jpg1061117 電影賞析_171124_0008.jpg

1061117 電影賞析_171124_0009.jpg

1061117 電影賞析_171124_0010.jpg

1061117 電影賞析_171124_0011.jpg

 

1061117 電影賞析_171124_0015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art1989 的頭像
    heart1989

    心韻父母效能成長班

    heart1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